環保志愿者在垃圾箱邊幫助大家進行垃圾分類
在上海,一些志愿者在垃圾收集階段幫助民眾分揀垃圾,這是8月30日星期四下午上市的法國世界報在其地球版面刊出的一篇文章的標題。
文章指出,中國政府要求46座大城市進行垃圾分揀,在上海,早上7點到9點之間,下午5點半到7點半之間,可以看到,一些志愿者守在垃圾箱前,當有人拿著垃圾袋扔垃圾的時候,這些志愿者就打開垃圾袋,把垃圾分門別類的放進不同的垃圾箱。當垃圾分揀完畢之后,拿垃圾來的人就會拿出一張卡,這時,志愿者中唯一的一名市政府的雇員就會用手機掃一掃這張卡,往卡里沖10個點,當集到100個點的時候,就會換算成3塊錢人民幣。
文章說,自從6月中旬以來,受困于垃圾問題的上海市,試圖在垃圾收集階段就改善垃圾的分類。文章說這個工作很難,因為,中國人的消費在迅速增加,可是,中國人的公民環保意識還很差,比如說,外賣送餐在中國發展的很快,每天僅此就要產生6千萬個包裝,可是,接受詢問的人中,71.6%的人,都不知道這種消費形式會對環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不過,文章也指出,中國人的思想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環境部要求大城市的垃圾回收率在2020年要達到35%。上海可以說是環境方面的一個模范城市,不過,在很多其他城市,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這些城市只是滿足于修建越來越多的垃圾焚燒爐,而不是關注于垃圾回收。